您的位置:首页 >动态 > 汽车行业动向 >

累计折旧怎么计算

累计折旧的计算方法

累计折旧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逐步计提的价值损耗,它是反映资产价值减少的重要指标。正确计算累计折旧有助于企业合理分配成本、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

累计折旧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常见方法:

一、直线法(年限平均法)

这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之一。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,按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到每年。公式为:

\[ \text{年折旧额} = \frac{\text{固定资产原值} - \text{预计残值}}{\text{预计使用年限}} \]

例如,一台设备原价为10万元,预计残值为1万元,使用年限为5年,则每年折旧额为:

\[ \frac{100,000 - 10,000}{5} = 18,000 \] 元。

累计折旧逐年累加,至第5年末,累计折旧总额即为9万元。

二、工作量法

此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或产量来分摊折旧费用。适用于使用频率差异较大的设备。公式为:

\[ \text{单位工作量折旧额} = \frac{\text{固定资产原值} - \text{预计残值}}{\text{总工作量}} \]

假设某机器设备原值为20万元,预计残值为2万元,总工作量为10万小时,那么每小时的折旧额为:

\[ \frac{200,000 - 20,000}{100,000} = 1.8 \] 元/小时。如果该设备第一年运行了2万小时,则当年折旧额为3.6万元。

三、加速折旧法

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,适用于早期损耗较大的资产。例如,双倍余额递减法先按固定比例提取折旧,后期再调整为直线法;而年数总和法则根据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占总年限的比例计算折旧。

无论采用哪种方法,累计折旧都需遵循会计准则,确保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,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。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不仅能优化税务筹划,还能帮助企业更科学地管理资产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