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动态 > 综合精选 >

月夜忆舍弟赏析

《月夜忆舍弟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夜的景象,抒发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。全诗情景交融,语言质朴而深沉,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与卓越的艺术才华。

首联“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”,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画面:战鼓声声,行人绝迹,秋天的大雁孤鸣。这两句不仅勾勒出边境地区的萧瑟氛围,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更加浓烈。

颔联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此句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。露水显得格外洁白,月亮似乎比别处更明亮。这种主观感受并非单纯写景,而是借景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无尽思念。“月是故乡明”一句尤其动人,它超越了客观事实,成为一种情感象征,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愁。

颈联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”进一步深化主题,直抒胸臆。兄弟们四散各地,家中音讯全无,生死未卜,令人心痛不已。短短十四个字,却饱含无限悲凉之意。这种亲人离散、骨肉分离的痛苦,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,也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。

尾联“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”再次强调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。即便想要传递消息,也往往因战事频繁而难以实现。更何况如今战火未熄,局势依旧紧张。这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感慨,更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期盼。

总之,《月夜忆舍弟》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刻画,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与无奈叹息。整首诗意境开阔,感情真挚,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